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太原5月30日电题:“新食尚”如何贴心又放心——“小份菜”推广情况观察
新华社记者刘翔霄、李紫薇、马晓洁
近年来,我国餐饮业连续发起“减少食品浪费 提供小份餐”的倡议。今年以来,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出台管理办法,推广鼓励餐饮单位提供“小份菜”“半份菜”,引导消费者科学消费、合理消费、文明消费,减少“舌尖上的浪费”。
记者近期走访了解到,“小份菜”“小份饭”正在撬动“减少浪费”的大文章,引领绿色节约“新食尚”。但在小份菜逐渐被消费者接纳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进一步推广的“烦恼”,尚需有关部门对症下药、跟进管理。
小份菜:分量小、“能量”不小
记者走访发现,随着“小份菜”“单人餐”等点餐服务的出现,提供小份菜的商家堂食光盘率提升、餐厨垃圾大幅减少。
在某外卖平台上,记者搜索“小份菜”关键词发现,不少店铺纷纷以小份菜命名,比如“大先生小份菜”“爆炒小碗菜”等。一些实体餐饮商家在店内显著位置和餐桌上均张贴或摆放有“不剩菜、不剩饭”“选择小份菜”等字样的宣传画、展示牌,饭店服务人员还会特意提示就餐顾客,店内推出了专门的小份菜菜谱,引导顾客理性消费。
南京大牌档一位工作人员说,多年前,他们已推出堂食小份菜。近年在外卖端也推出小份菜专栏,进行了更多菜品的开发,一些招牌菜品细化出大、中、小份,价格从数元到几十元不等。“午餐时段,各家分店平均能卖出100多份小份菜,减少浪费还拉动了销量,客户满意度较高。”
“全国门店平均每月售出小份菜约16万份,店里的主打菜品小份蒜香火腿豆腐、汽锅鸡销量最好,很受外卖消费者欢迎。”云海肴外卖总监杜祥宏告诉记者,这让餐饮企业在开发更多品种、更高品质的小份菜上也有了更多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