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 > 正文
日产一二三四六七区最新版出入不受限了,网友:保真 |胡生发:传递温暖力量
2023-05-31 17:27来源:新华社编辑:谯伯涛

本文转自:萍乡日报

■刘姗 黄雨

在上栗县桐木镇老街,胡生发、张国萍夫妻俩用点滴之爱汇聚爱心之家,让36口人的大家庭既温暖着身边人,也影响着左邻右舍,被当地传为美谈。

好家风凝聚大家庭

现年50多岁的胡生发,1岁时不幸罹患小儿麻痹症,从小就靠着板凳代步。在家境贫寒和精神困苦的双重压力下,他自学成才进入电器维修行业,通过30余年的艰苦创业,把不到5平方米的维修铺发展成占地面积600平方米的家电城。

“没有家人的支持,没有妻子的支撑,我不可能走到今天。”谈及妻子张国萍,胡生发总是充满感激。两人结婚后,张国萍一直默默地站在胡生发身后。在家里,她勤俭持家,照顾着一家人的饮食起居,将家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在店铺,她热情有理,诚信服务,扶持着胡生发一路超越。

心怀感恩的胡生发也始终以宽容和理解善待每一位家庭成员。作为丈夫,他与妻子相濡以沫,感情融洽;身为父亲,他以身作则,注重对子女进行正确的三观教育,培养孩子节俭、谦逊、自强的良好品质,教育他们独立自主,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兄弟姊妹对行动不便的胡生发总是特殊关照。年少时成绩优秀的哥哥、姐姐因为家里穷,把上学的唯一机会留给了胡生发。心存感激的他,始终没有忘记家人的关爱,把工作之余的时间都留给了家人,陪伴家人。

按当地旧俗,兄弟成家之后大多分家拆户。可在胡生发家,他与哥哥嫂嫂到如今都还未分家。每个月,这个拥有36口人的大家庭都会召开一次家庭会议,谈工作、谈生活,引导年轻人走正道。到了年底,大家更是齐聚一堂,办上一场独具特色的“春晚”,总结一年来的收获。

热心、善良的胡生发一家在生活中与邻居相处得十分融洽,总是尽心尽力地帮助邻里解决困难。家住雅溪村的两位村民,因为建房子占路的事情产生了邻里矛盾,为此差点大打出手。接到村里的求助电话后,胡生发和妻子立即前往做思想工作。在夫妻俩语重心长的劝说下,两位村民最终解开芥蒂。胡生发感慨地说:“只要我家能出一分力,就一定会帮一把。看到身边人越来越好,感觉挺好。”

好心肠温暖大社会

靠着手艺富起来的胡生发,时刻感激乡亲们对他的帮助,总是用实际行动回报着大家,温暖着社会。

家住袁州区慈化镇的吴金生身患淋巴癌,母亲长期卧病在床,父亲在年轻时受伤丧失了劳动能力,一家人常年吃药,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胡生发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收吴金生为学徒,并免费安排了食宿。在吴金生学成后,因为外出打工处处碰壁,胡生发又第一时间找上门,给他送去300元现金开店。现如今,吴金生已经娶妻生子,家中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作为一名行动不便的残障人士,胡生发始终关注着身边残障人员的生活,鼓励他们自食其力,以一技之长养活自己。很多残障人士慕名而来向他拜师学艺。这些年,他在赣湘两省相继培养了80余名学徒,并和家人悉心照顾两名重残学徒长达10余年。

除此之外,胡生发每年都给上栗县特殊学校的孩子们送去学习用品和日常生活用品,定期向当地敬老院赠送餐桌、板凳、彩电、冰箱及日常用品,逢年过节送时鲜水果。

乐善好施的夫妻俩还相继资助了两名学生分别读完初中和高中。雅溪村公路、桐湖村公路、三七村公路改造,夫妻俩第一时间送去3万元现金;城冲小学、雅溪小学校舍改造,他们也慷慨解囊。

2014年,胡生发牵头成立了桐木镇社区志愿者协会,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清理、捐资助学等活动。在县残联的帮助和妻子的支持下,胡生发又牵头成立了上栗县肢残协会,为残疾人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心理疏导、介绍工作等服务。

同是肢残人士的冯作友参加的第一个活动就是“学习龚全珍,争做活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他看到胡生发带领残友们免费为村民维修家电、理发、义卖助残、义务打扫卫生、到敬老院为老年人服务后,感慨地说:“参与公益活动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有政府的扶持,有胡大哥这样的榜样,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hu_sheng_fa__zhang_guo_ping_fu_qi_lia_yong_dian_di_zhi_ai_hui_ju_ai_xin_zhi_jia__rang_3_6_kou_ren_de_da_jia_ting_ji_wen_nuan_zhuo_shen_bian_ren_

_ye_ying_xiang_zhuo_zuo_lin_you_she__bei_dang_di_chuan_wei_mei_tan__hao_jia_feng_ning_ju_da_jia_ting_xian_nian_5_0_duo_sui_de_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