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媛在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检查实验蜂群。
“果农们对花期十分重视,对技术的需求十分迫切,一年的投资能否有收益,都取决于梨树的几天花期。”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襄垣乡郝温村村民周丁国的80亩梨园里,原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研究员邵有全对来自各地的梨农和专家们说道。
经过两代专家12年的接力,蜜蜂梨树授粉集成技术已经成熟。近日,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和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在山西召开了全国梨树蜜蜂授粉节本增效现场观摩会,以期在全国层面推广这一生态技术。
周丁国们的烦恼与惊喜
周丁国是郝温村种梨规模最大的梨农,几年前加入了郝温村益铭果品专业合作社,他负责生产,合作社负责销售。
“人工授粉的办法越来越不划算。”周丁国说。四年前,他到山西省运城市参观学习后,改变了自家梨园的授粉方式。
平遥县襄垣乡是晋中梨产业的主产区。一开始农户们采取人工授粉方式,大家觉得是新技术,也是好办法,但是慢慢地这个事情变了味。
“开始,我们用铅笔头上的橡皮沾一点青霉素小瓶装的粉‘点梨花’,后来改用毛线系成疙瘩授粉,但人工费用还是太高。后来就开始用两尺长的鸡毛掸子粘粉,授粉速度是快了,人工费也相对减少了一大部分,但是新的成本又增加了。授粉工具变大,增加了花粉的使用量,买的花粉质量不保证,价格还一直攀升。”周丁国说。
“以前雇工人每人每天一百多元,算下来每亩要350元。现在蜜蜂授粉每亩仅需50元左右,政府和项目每亩补助20元,我们仅需投入30元,成本大大降低。蜜蜂授粉后,梨树的坐果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一亩比以往增产约1000斤,可以收获7000到8000斤。”他说。去年,梨的地头批发价为每斤3.3元,周丁国收入100多万。
dui_hua_qi_shi_fen_zhong_shi__dui_ji_shu_de_xu_qiu_shi_fen_po_qie__yi_nian_de_tou_zi_neng_fou_you_shou_yi__du_qu_jue_yu_li_shu_
ji_tian_hua_qi___zai_shan_xi_sheng_jin_zhong_shi_ping_yao_xian_xiang_yuan_xiang_hao_wen_cun_cun_min_zhou_ding_guo_de_8_0_mu_li_yuan_li__yuan_shan_xi_